铺首大阅兵:十七家博物馆铜铺首大集结!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汉族传统建筑门饰。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而兽首衔环之冶,商周铜饰上早已有之。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汉代寺庙多装饰铺首,以作驱妖避邪。在汉族民间门扉上应用亦很广,为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
铺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铺首的形象源自于先秦的饕餮纹。至迟在汉代,“铺首”一词已经出现。如《汉书·哀帝纪》:“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唐·代颜师古注:“门之铺首,所以衔环者也。”铺首多为铜质,也有铁制者。
为了研究鉴赏铜铺首,乐艺会从自身艺术图库资料中选取了十七家博物馆藏的铜铺首藏品资料,为大家奉献铜铺首的饕餮之会。希望大家喜欢。
南越王墓葬博物馆藏西汉铜铺首
西汉铜龙架玉枕上的铜铺首(徐州博物馆)
徐州后楼山1号汉墓出土的蟠龙铜架镶玉枕分为枕身和枕架两部分。枕架系青铜鎏金,由四龙形器足和底座组成。枕身由木芯、装饰玉片、鎏金铜构件、金箔等构成,放置在枕架上面。枕身中间的木芯已腐朽,原应为长方形,芯外包有一层绢或布。顶面镶贴有2块龙形玉片和6块小玉片,龙形玉片上饰有阴线刻涡纹,有的地方镂空。两端面各由3块玉片和1个鎏金铜铺首构成。中央为一半圆形玉片,系由谷纹玉璧改制而成。鎏金铜铺首为兽首衔环,置于半圆形玉片的中央。内侧面由8块玉片组成,中间的玉片饰有谷纹,拱端中央有一小圆孔,根据其形状可以判断该玉片可能是用龙形玉佩或玉璜改制的。外侧面中间为一鎏金长方形铜框,框内镶有4块玉片和2个兽首衔环的铜铺首。
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玉棺上铜铺首
玉棺出于江苏盱眙的大云山汉墓,墓主人是西汉江都王刘非夫妇。玉棺是在刘非夫人墓室中出土的。玉棺长2米多,宽度高度均超过60厘米,它整体像一个匣盒,由梓木、玉、金、银等材质组成。玉棺的外表绘制有几何纹、云气纹、波浪 纹,还有形态各异的鱼、虎、朱雀等飞禽走兽,彩绘线条流畅,生动而精妙。最具看点的是,两侧棺身外侧中部,各装饰有白玉璧、玉璜一组,左右各装饰有玉虎1 组;两端的挡板外也各有白玉璧1组。由于大量装饰使用白玉,因此被称为玉棺。
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西汉铺首一对
三峡博物馆藏铺首
徐州博物馆藏铜铺首
国宝级战国蟠螭立凤铜铺首(河北文物研究所)
以体积最巨者,当有巨无霸之称的是河北博物馆所藏十大镇馆之宝:战国立凤蟠龙纹铜铺首。铺首高度74.5厘米、宽度36.8厘米、环内径16.5厘米、外径29厘米,铺首为兽面衔环形。兽面浮雕,宽眉鼓目,锯齿状鼻,嘴角有锋利的勾牙,口下衔八棱形半环,半环下套衔环。兽面额中部浮雕一凤,凤翘首展翅而立,凤身左右各饰一蛇,蛇缠绕于凤翅,凤爪擒住蛇尾。兽面两侧边缘浮雕向上盘绕的蟠龙各一,左右对称。衔环上亦浮雕有左右对称的蟠龙纹。该器全身共雕塑七只禽兽,龙凤蛇颈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通身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此器造型巨大,纹饰精美,出土于河北易县,在燕下都故城外最北的宫殿建筑基址——老姆台东30米,应为宫门所用。浮雕有如此众多的动物图案并如此巨大的铺首,实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成为中国第一大青铜宫门铺首。
西汉铜镏金铺首(西汉大葆台汉墓博物馆)
西汉铜镏金铺首(首都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西汉镂雕兽面
固原博物馆藏北魏透雕铜铺首
铜镏金铺首(陕西博物院)
唐铜镏金铺首(西安博物院藏)
国家博物馆藏五代前蜀王建永陵墓出土铺首
圆明园铺首(国博)
故宫铺首
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采集编辑自网络公开资讯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